中国新闻网12月25日电 12月24日,第266场商业银行保险行业常规记者招待会在京举办,我国邮政银行金融机构党委书记、银行行长郭新双在大会上表明,邮储银行将一如既往地恪守服务项目‘三农’、城镇居民和中小型企业的精准定位,用心谋化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合理对接。截止2020年9月末,邮储银行农惠农贷款额1.38万亿,占全行各类贷款额的四分之一,占有率在国有制大行中维持前端。
据郭新双详细介绍,在助推打得赢脱贫攻坚战的全过程中,邮储银行下基层、紧靠“三农”,积极推进金融扶贫合理适用城镇区域协调发展趋势的途径,探寻出了驻村第一书记合作方式、服务平台合作方式、产业链推动方式、贤能推动方式及个人信用城镇方式等具备邮储银行特点的金融扶贫方式。在其中,邮储银行在甘肃打造出了“蔡川方式”,从2008年为14户群众派发17万余元借款刚开始,坚持不懈十余年,总计在蔡川村放贷1.37亿人民币,协助蔡川村发展趋势养殖行业,摘下了贫困乡遮阳帽,当选了我国惠普金融助推扶贫攻坚经典案例,进到联合国组织对发达国家扶贫攻坚的课程内容。2008年,蔡川村的人均纯收入不上2000元,在邮储银行的银行信贷适用下,历经十二年发展趋势,现阶段人均纯收入早已做到了约12000元。截止9月末,邮储银行金融业精准脱贫贷款额近1000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超出30%。
11月23日,贵州省公布最终9个深层特困县撤出特困县编码序列,这意味着国家扶贫办明确的全国各地832个特困县所有脱贫摘帽。邮储银行怎样充分发挥本身优势,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合理对接?
对于此事,郭新双表明,尽管特困县已所有公布st摘帽,但针对原先的深层贫困山区、新培养的精准脱贫产业链、已脱贫致富人口数量和边沿可致贫户,还必须维持金融扶贫的可靠性,不仅要“扶上马”,也要“送一程”,避免 脱贫致富后的贫困。
“邮储银行将一如既往地恪守服务项目‘三农’、城镇居民和中小型企业的精准定位,充分运用互联网、资产、团队和技术专业优势,积极主动合理布局,果断贯彻执行中间规定,用心谋化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合理对接,助推众多农村百姓过上好日子更幸福的生活。”郭新双说。
实际来讲,他表明,邮储银行将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线下推广营业网点作用,加速网上渠道营销和网上市场拓展,根据提高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持续提升 服务项目高效率,改进用户体验,能够更好地考虑众多乡村地域顾客的金融业要求,为众多乡村地域出示更为方便快捷多元化的金融信息服务。
另外,邮储银行将充分发挥资产优势,再次增加对农村全方位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适用农牧业一二三产业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和环境卫生改进,推动农村全方位转型发展;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规定,维持金融扶贫现行政策不会改变、幅度不降,切实加强对脱贫摘帽地域和已脱贫致富人口数量的金融支持,避免 贫困。
在充分发挥工作人员团队优势层面,邮储银行将健全学习培训和激励制度,不断打造出专心致志潜心技术专业的为农服务项目团队,投身农村,知青下乡,把金融信息服务送至村、送进门处,为众多乡村地域送去有温度的金融信息服务。
除此之外,邮储银行还将再次充分发挥长期性服务项目农村产生的体系、体制、新产品开发等技术专业优势,因时制宜地为众多乡村地域顾客自主创新服务项目方式和商品,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目的性、实效性,为众多乡村地域出示更为适合的金融信息服务。